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,亚洲国产精品悠悠久久琪琪,欧美性爱小说二区,羞羞视频精品观看全部免费,国产手机视频在线,亚洲欧洲中日韩在线观看

歐易

歐易(OKX)

國內用戶最喜愛的合約交易所

火幣

火幣(HTX )

全球知名的比特幣交易所

幣安

幣安(Binance)

全球用戶最多的交易所

阿里云張建鋒:云計算接近進入下一個時代|鈦媒體深度

2022-08-27 15:35:05 6258

摘要:“互聯(lián)網和網絡科學的快速發(fā)展使人產生了一個具有誤導性的印象,即社會網絡懸浮在空間內,似乎不再被重力和物理世界所累?!?和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(花名:行癲)的溝通,很快讓我腦子里想起了杰弗里·韋斯特在他的奇書《規(guī)模:復雜世界的簡單法則》中的這。...

“互聯(lián)網和網絡科學的快速發(fā)展使人產生了一個具有誤導性的印象,即社會網絡懸浮在空間內,似乎不再被重力和物理世界所累?!?和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(花名:行癲)的溝通,很快讓我腦子里想起了杰弗里·韋斯特在他的奇書《規(guī)模:復雜世界的簡單法則》中的這句話。

因為他的談話,焦點都集中于如何用最小的計算和能源消耗,去更高效管理迅速膨脹的數據中心規(guī)?!刂沟侥壳盀橹?,阿里云在四大洲的27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、84個可用區(qū)、2800個網絡節(jié)點,運營著上百萬臺服務器,服務著全球400多萬客戶。他非常清楚,這個發(fā)展迅速的巨量規(guī)模的服務器集群,會帶來超乎想象的管理難度和成本。

同時,巨量的規(guī)模也帶給阿里云利好的消息。5月26日,阿里發(fā)布了2022財年的業(yè)績報表,云業(yè)務同比增長23%,全年收入在抵銷跨分部交易前和抵銷后分別為1001.8億元和745.68億元,并且實現11.46億的盈利數據。這是成立13年來首次實現年度盈利,實現了歷史性突破。

“規(guī)模。”張建鋒對于盈利的解釋非常簡短,因為只有足夠大的規(guī)模才能攤銷掉龐大的研發(fā)成本。所以對阿里云來說,不斷投入研發(fā),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對抗、消解云計算規(guī)模擴張帶來的挑戰(zhàn)和成本,就是贏得競爭的不二法門。

“過去我們從分布式到資源池化,都是以CPU為中心的云時代,事實上也完成了非常多的一些創(chuàng)新,特別是像資源池化等等。但是隨著數據的增長、隨著規(guī)模的變大、隨著延遲的要求越來越高,需要呼喚一個全新的一個技術體系去滿足下一階段的要求?!睆埥ㄤh說,為此他給2022年的云峰會上提了一個新的主題——Back to Basic。如果最近出差的話,會看到機場上阿里云的廣告,也回歸了最初的版本——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。

在云峰會上,阿里云發(fā)布了下一代的云計算的基礎設施核心CIPU。CIPU的說法直接映射于PC時代的CPU,意為云時代的IDC內部的處理核心。在這個全新的架構下,計算、存儲和網絡接入CIPU,資源即可被高效的云化管理。通過CIPU的硬件加速,實現超高的性能。他舉了一個例子,使用阿里云的盤古存儲協(xié)同CIPU、盤古高密存儲服務器和洛神Solar-RDMA網絡,可以讓延遲降低到30微秒,這意味著訪問存儲在遠端的數據,延遲比訪問本地的硬盤還低。

3年前張建鋒剛剛接手阿里云的時候,我們第一次見面,他提出阿里云要“被集成”,這個說法的核心就是推動阿里云從提供資源向提供能力轉換。但是那時對于如何被集成、如何定義可以被封裝的能力,還有很多模糊的地方。3年之后,他提出Back to Basic,再次把技術放在了首要戰(zhàn)略位置,也再次把向用戶提供能力作為努力的方向。但這一次,用戶和阿里云對于能力的定義,都清晰了很多。某種意義上講,這也是阿里云以及整個中國云計算市場的螺旋式上升。

“云計算越來越接近進入下一個時代了——全新的架構定義,全新的軟件界面,硬件加速。我們錯過了PC時代,但云這個時代大家起步是一樣的。大家在重新定義云的結構的窗口期,如果我們定義好了,中國就可以在下一代的技術時代有自己的一席之地?!睆埥ㄤh認為,新一代的技術架構,會催生新一代的云原生應用,也是中國軟件和企業(yè)數字化的巨大機會。所以,阿里云一方面會向下深耕技術,另一方面,也會加大氣力推動生態(tài)的建設。

在云峰會之前,張建鋒和鈦媒體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劉湘明就云計算的發(fā)展以及生態(tài)建立的話題,做了一次深入交流。

下文為對話實錄,有刪節(jié)。

云計算的下一個時代

張建鋒:其實我們要做的東西,本來就是更底層一點,但為了客戶能用起來,我們已經自己用業(yè)務翻譯了一層,搞各種數字化的項目,結果這個越搞越厚了,離云越來越遠。

鈦媒體:其實大家都面臨同樣的問題,現在提這個真的挺好,正好市場大環(huán)境大家都在減速,原來都捆在戰(zhàn)車上,誰也不能慢下來。

現在真是可以回頭看看,很多原來來不及思考的本質。對于過去的云計算,你覺得有哪些判斷是有點失真的,偏離了它的本質?

張建鋒:云本身在發(fā)展,特別是這兩年發(fā)展的非常快。最基礎的層面,客戶用了云,肯定要比原來的傳統(tǒng)IT更靈活,更安全更高性價比,這是個基本的要素。

如今的云計算我們認為面臨著幾大挑戰(zhàn):第一是計算和網絡傳輸的時延大。以前可能不明顯,但是隨著我們的體系結構越來越分布式了之后,那意味著我們的一個大型的應用會分散在多個子系統(tǒng)去部署,這些系統(tǒng)之間需要高速地去互聯(lián)、需要非常低的延時;第二,因為隨著大數據應用的不斷的增長,使得IDC內部的東西向流量越來越大,所以我們需要來滿足這個流量增大之后的網絡的一些新的要求;第三,我們現在的系統(tǒng)規(guī)模越來越大、越來越復雜,所以我們需要解決超大規(guī)?;A設施的復雜管理問題,也需要解決在云內部的超大應用、復雜應用的管理問題。

從數據中心角度來講,不是簡單從軟件上做一些創(chuàng)新,而慢慢變成整個體系結構性的創(chuàng)新了。在這個邏輯下,就是也為了云的數據中心,需要有一個中心控制節(jié)點。

現在這個領域,國際上的玩家很多,比如英偉達就傾注了無限的熱情,三年的路線圖都規(guī)劃好了。對阿里云來講,我們現在有自己的CIPU。

大家應該都是同樣的思路來看待這個問題,總結一下,就是對于整個云來講,肯定是軟件來定義整個基礎設施。軟件定義具備了靈活性,必然是犧牲了性能。但是如果有CIPU后,實際上又在靈活的基礎上大幅度提升了性能,也就是軟件定義,硬件加速。

結果是什么?到目前為止,我們訪問遠端的集中式存儲,速度比訪問本機的硬盤更快,就是因為體系結構變了——訪問更快,又不消耗主機的CPU資源。

我們有了CIPU,中間還有個網絡的協(xié)議。今天阿里云基本上網絡協(xié)議都是eRDMA,非常低的延遲、非常高的帶寬。最近評選的全球十大計算機網絡研究機構,中國只有我們入選。我們定義了云計算時代的網絡協(xié)議,而且工業(yè)標準化了。

所以云計算越來越接近進入下一個時代了——全新的架構定義,全新的軟件界面,硬件加速。

以后集中做的基地型的IDC一定是未來,而且是30萬臺規(guī)模起步。我們在張北有很大規(guī)模的機房,以后成都也會重點投入。

另外一個問題是IDC互聯(lián),中國目前和國外的模式不一樣。但東數西算可能還會有考慮——這么多數據搬過去,如果按照傳統(tǒng)的方式,成本是很高的。如果這個突破的話,云計算可能還有下一輪爆發(fā)。

鈦媒體:今天我們談的起點都不一樣,真是在從云的規(guī)模去考慮問題的,原來我們的思考還受到很多PC 時代的影響。

張建鋒:我們現在就是面臨一個非常關鍵的節(jié)點,我們錯過了PC時代,但云這個時代大家起步是一樣的。大家在重新定義云的結構的窗口期,如果我們定義好了,中國就可以在下一代的技術時代有自己的一席之地。

比如為什么我們要有無影?家里有一臺電腦,要的是一個屏幕一個鍵盤,今天的帶寬、算力,把主機挪到云上去是一樣的,沒有影響,不需要去買一個物理的主機。大家現在都在琢磨要把辦公電腦的主機國產化,但如果以后沒有主機了,就不存在把那個東西國產化的必要了——而且這個國產化的成本很高。

鈦媒體:因為那條發(fā)展的道路,你要重走一遍。

張建鋒:是的。所以國產化的問題,要面向下一代技術發(fā)展趨勢去考慮解決方案。

無影現在在很多地方用的很好,我們有些客戶做渲染,要用非常高的算力,云計算的模式節(jié)省很多成本,而且數據都在云上,上面全加密的,又有熔斷,又有保護,也很安全。

這樣面向下一代的架構,大家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,中國是有優(yōu)勢的。

鈦媒體:剛才咱們在談到從CPU、IPU、DPU、CIPU,真正的變化其實是把原來整個計算架構的中心化打破了,慢慢的所有的功能都有不同的核心去完成。傳統(tǒng)的這套計算架構,它的真正的核心是什么?是指令,所以CPU的一個指令去控制所有東西?,F在計算架構的核心就變成數據流,所以才會有這么大的變化。

張建鋒:對,以前處理任務,現在處理數據,要有新的結構。

鈦媒體:原來我們一直在談整個云生態(tài)的設計,但是在這個架構里面誰去做什么事兒一直都是模模糊糊的,比如阿里云有段時間差不多做成SAP、埃森哲的樣子,沖在數字化的最前線?,F在談Back to Basic,各自的角色其實就清晰了很多,阿里云還是要做成云計算架構里面Intel這樣的公司,是往回退一些。

張建鋒:做英特爾也要做Windows,因為云計算本身要操作系統(tǒng),我們就是CIPU+飛天操作系統(tǒng)。

新時代的云計算生態(tài)機會

鈦媒體:之前聽到Back to Basic,當時就覺得有些共鳴。其實過去這幾年云計算的發(fā)展,大家都覺得有些地方不對勁,但是也來不及去想這個。

張建鋒:其實大家都在做數字化轉型的部分。這個工作當然用了云之后,可以更好的,天然打破了部門墻或者系統(tǒng)墻,因為數據都在同一個底座,所以你要去分析數據、利用數據變得更容易了。

例如我們去做冬奧會,冬奧會上有幾十上百個系統(tǒng),有計分的,有賽場管理,用了云其實還是非常大的區(qū)別的。原來要開一次奧運會的時候,奧組委有個技術部,要先找個地方把IDC建起來,從選址到合作伙伴,采購空調之類的,從頭干起,還要采購服務器。

建好之后,上面跑的很多系統(tǒng)都不互通,要開放接口,要做開發(fā),運維過程中要測試運維,中間出了問題,也不知道網絡有問題,或者服務器有問題,要找無數的供應商來解決。最后還有一件很復雜的事情,原來奧運會結束了之后,還要花很多時間處理資產,現在他退出就可以了。

所以云的出現極大改變了以前整個信息系統(tǒng)的構建方法。很多企業(yè)一樣面臨一樣的問題。

鈦媒體:所以過去很多企業(yè)基本上把數字化跟云計算畫等于號了。

張建鋒:當然很大的互聯(lián)網公司,還是云計算的主力消費者。他們很清楚軟件本來就是自己做的,云服務廠商只要提供資源就可以了。

其實在我看來,云上面的數據庫中間件也好,大數據計算也好,都不是云最核心的。這些都是云原生的一些系統(tǒng),云原生跟云不原生還是有很大的區(qū)別的。

中國的客戶,還是買資源,不是買的你的能力。但像Snowflake,用戶購買的不是資源,他們買的是能力。我們的數據庫現在慢慢的也在從資源到能力。

我們不希望你想我買了多少臺服務器,我買了多少臺內存,這個跟你沒關系。你是要有可以處理,要處理多少QPS(QPS:Queries Per Second, “每秒查詢率”,是一臺服務器每秒能夠響應的查詢次數)才是你關心的。實際上這個商業(yè)模式有個很高大上的名字,也不叫SAAS了,他們把這個東西叫Serverless,就是說最終你也不用關心這個硬件了。例如要做一個翻譯,你只要把文檔輸進去,那個文檔拿出來就可以了,不見得要去注入兩臺服務器,然后把文檔這個軟件布上去,然后再去干這個事情。

鈦媒體:最近也見了很多大平臺的人,有一個特別明顯的感覺,就是所有大平臺都在做從工具到能力的轉化。平臺大到億級用戶的規(guī)模,其實觸達很多天花板。但是一旦轉成能力,就是古人所說的大象無形,跟客戶,跟生態(tài)全混在一起了,做的再大了,外界也是看不到,但它其實變得越來越強。

咱們第一次見面,在講被集成,后來在談云釘一體、低代碼,現在兜兜轉轉Back to Basic,這三年完成了一個周期。我記得一開始咱們在談被集成的時候,我就在問怎么把這些東西變成能力封裝起來。經過了這三年,思路變得很清楚了。三年前大概方向是知道的,但是到底封裝什么東西,包括生態(tài)怎么去建設,也不是那么清晰。

張建鋒:按照你的邏輯,賣盒子是最容易的——我把服務器賣給你,你怎么裝我不管。后來就是云上賣資源,那就要調度了,現在資源我也不賣了,我就賣能力了。商業(yè)模式越來越貼近用戶的本質需求,但是對于下面的技術要求就會越來越高。你要管理好,才有利潤。

鈦媒體:對阿里云來說挑戰(zhàn)還是挺大的。按照我的理解,阿里云變成了兩線作戰(zhàn),一個往下——重新要把這些能力做深度研發(fā),做重新的封裝;另一條戰(zhàn)線往上,如何在新的商業(yè)邏輯上把生態(tài)建立好。以前大家覺得阿里云無所不能,你就要把這個界限分開,重新在你的基礎上一層一層的把生態(tài)搭建起來。

張建鋒:這里面一個很重要的標準,就是能夠做云原生的那些人。就像Snowflake,這些人來自于哪里呢?一方面是原來一些傳統(tǒng)供應商的轉型,比如說奧運會開一次,但是上面的很多軟件供應商都轉型了。

所以你是買License,還買SaaS,那是商業(yè)模式的一個選擇。但是從技術上肯定不可能回來了,肯定是云的,這是個必然的一個趨勢。

鈦媒體:回到剛才說兩線作戰(zhàn),阿里云的資源,包括你自己的精力去怎么分配。

張建鋒:這個也不存在兩線。我們第一把基礎設施做好,剛才我還沒有解釋,我們上面其實形成了兩個平臺,因為我們還是要看客戶的需求,客戶的需求還是數字化轉型,這個是核心需求,所以實際上我們在數字化轉型上面,我們會繼續(xù)做。一個平臺提供大數據分析、AI等能力。我們現在也會選擇一些數據密集型的行業(yè)作為重點,這方面我們也有一些新的集群在構建,主要客戶也是類似像汽車行業(yè)自動駕駛,他們的數據非常密集。

另外一條線就是終端客戶。我們希望客戶的整個數字化解決方案中用戶觸達的一個平面,是在釘釘上。因為首先釘釘提供了一個統(tǒng)一入口,第二,我們提供了非常多的一些工序,可以更快速地開發(fā)。因為它有一些基礎的功能已經建立了,包括什么樣的通訊錄,組織架構已經建立了,權限控制,基本的能力,也有溝通等等,包括文檔,辦公。應用系統(tǒng)我們仍然覺得有成本,所以我們現在搞低代碼。

低代碼其實也不是只有阿里有個低代碼,還有兩家比較大的外部的低代碼平臺。因為低代碼平臺其實對某些行業(yè)還是有一點點關系的。這個才是一個大的圖——云端的核心產品上再建兩個平臺,一個是做數字化的計算、算力、AI等等,另一個是基于釘釘的入口。

鈦媒體:怎么能給這個生態(tài)更好的紅利?未來其實大家都是生態(tài)之爭了。

張建鋒:往上的層面,從整機到部件,是一個逐漸分化的過程。阿里是沒有做整機的,我們還是高度依賴于合作伙伴,不管轉換器、路由器、服務器都是這樣的。

這個生態(tài)怎么構建呢?這個生態(tài)可以更透明,包括用一個什么樣的交換機?,F在交換機其實變得很薄了,因為它不需要處理太復雜的協(xié)議。這對產業(yè)發(fā)展已經帶來了非常大的推動了。

交換機里面需要很多芯片,我們有幾個大的類目,不僅需要GPU、CPU,很類似的controller去控制硬盤的芯片等,一方面自己也在做,一方面也可以用其他供應商。

我們總的策略是一云多芯,這樣話才真正給生態(tài)更大的可能性。阿里云如果不支持多種CPU的話,那么新的CPU是沒有機會被客戶購買的。實際上因為有云了,之后才能支持多個芯片,包括很多國產的CPU。以前你還是只能賣單機,這種方式肯定不符合未來的發(fā)展趨勢。

今天阿里云已經變成全世界支持CPU最多的一家云廠商。

其實中國原來的CPU不能發(fā)展,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沒辦法形成生態(tài)。自己單獨去構建整套軟件棧是非常困難的,有云之后,它很好的一個機會,下面CPU的差異性都由我來處理。

鈦媒體:這次提的創(chuàng)新,它其實是一個體系性的工程。

張建鋒:我總覺得這幾年應該是云計算最關鍵的時候。以前是分布的系統(tǒng),慢慢構建一個可彈性售賣的系統(tǒng)。本質上它的核心是分布式系統(tǒng),有能力做分布式系統(tǒng)的,號稱自然都能做云。今天云是一個新的結構的引進,這個時代不知道是VMware+英偉達,還是微軟自己的一套體系,還是AWS一套體系。

云計算里面不可能像以前Windows+英特爾,有這么一個大一統(tǒng)的生態(tài)。但這幾家的近戰(zhàn)還是很白熱化的。但中國今天真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,我認為是沒有的,人家做的云計算跟我們做的云計算,不是一回事情。

鈦媒體:如果做這么大的調整,對阿里云整個團隊來說,會有什么新的能力的要求?

張建鋒:我們對底層的技術——做芯片、做FPGA、做網絡的,做存儲的,做自己Controller 的,應該是阿里云最主要的一個方向。

鈦媒體:你其實是一個技術特別強的CEO,在這個思路下的創(chuàng)新,可能真是找到了屬于你的戰(zhàn)場。在這樣一個結構性的變革在里面,大家都有機會。怎么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機會,能夠讓他們覺得有機會,能夠加入進來?

張建鋒:剛才我們講云原生,我們希望更多的一些軟件,能夠基于一個云上的構建。

中國今天最牛的云原生應用,還是比較少。但美國是有一長串的,中國還沒有這方面的東西,有一個很大的溝要填。

鈦媒體:生態(tài)建設里面很重要的一件事兒,就是怎么去扶持這些新的在云上做云原生開發(fā)ISV。

張建鋒:今年阿里云有很多出去創(chuàng)業(yè)的,對我們來說,應該是個很好的開始。因為他們不可能去做云,但他們是最熟悉阿里云的,他們會去做云原生的一些東西。他們要做細分市場,那其實非常好。

關于云計算和阿里云的未來

鈦媒體:外界傳言達摩院要自負盈虧,這是真是假?你怎么看達摩院的過去的工作成效?

張建鋒:達摩院不是什么都研究,主要是研究數據智能,已經四年多了。第一階段工作非常好,我們把集團跟人工智能相關的一些主要基礎技術模塊都構建起來了——包括語音、自然語言處理、視覺、翻譯,還有像天貓精靈這樣的產品。

第二,達摩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創(chuàng)新,包括像自動駕駛、小蠻驢,也在做一些偏向長期的研究,像量子計算。

第三部分就是跟阿里云的技術有些相關的,比如做加密數據庫的實驗室,面向5G的實驗室也在做,也有些芯片相關的也在做3D堆疊,發(fā)了一些很高質量的論文。

達摩院的研究方向要有市場牽引,但不是用賺錢來考核的,更沒有自負盈虧這一說法。達摩院的研究成果很難用錢來衡量,因為錢只有通過阿里云賣給第三方客戶才能展現價值。但在我看來,這只是他們創(chuàng)造價值中的很小的一部分。

今天對達摩院來說挑戰(zhàn)還是有的。疫情來的時候,我們很多科學家在外面,很難展開面對面的交流。第二,中概股下滑,美國公司的股價還是很堅挺的。這個其實非常嚴重的影響到了薪酬的競爭力。如果互聯(lián)網公司都沒辦法去招攬更高質量的人才的話,其他企業(yè)就更困難了。

鈦媒體:你怎么看國資云?

張建鋒:我們跟國資云不是競爭而是合作關系,阿里云也參與了一些國資云建設,提供基礎技術。還有一些是國企建的云,今天很多超大型客戶也在建云,目標就是把原來的巨量資源用一個新的資源來替換。比如說一家超大型企業(yè),就是采購了阿里云的技術,管理超過萬臺的服務器。

鈦媒體:下一個也是個熱點,就是剛才咱們也談到了東數西算。

張建鋒:剛才我講過,這個核心就是怎么將經營成本最低化。那邊電很便宜,但如果能解決帶寬不經濟,那肯定是個問題。還是需要進一步跟進的政策。東數西算對云計算肯定是好消息,我們有把握把PUE做到很低。

鈦媒體:阿里云最近做了很多高管的調整,背后的邏輯是什么?

張建鋒:背后的邏輯,其實我們還是強化了整個我們原來做的行業(yè)區(qū)域組織,這個組織我們想把它更強化?,F在行業(yè)區(qū)域都向蔡英華匯報,我相信這方面協(xié)同效率會更高一點。我個人更多的時間會投入在產品技術上。

鈦媒體:想請你分析一下,阿里云和其他云的區(qū)別。

張建鋒:差別就是大家怎么看待下一階段的云計算發(fā)展方向這個關鍵問題?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就是導致了對云的理解。

云有幾種情況。原來的分布式計算變成可售賣的資源,這個效率很低,只是解決了可分布式的問題,但沒有解決資源可高效調度的問題。

第二類是OpenStack,小規(guī)??梢宰觯瑤资_幾百臺的,叫融合計算,也發(fā)展的不錯。但這個跟公共云代表的大規(guī)模的云,不是一個概念。這個要么在細分市場上有一定的市場,但不是大的方向,隨著大家對云的認識,還是會遷移到公共云上。

鈦媒體:最近還看到一些數據,海外的幾個廠商就增長率還是很可觀的,而且它體量也很大的。中國今年其實整個云計算發(fā)展速度還是放緩的。你怎么看待這兩個的這種發(fā)展差異呢。

張建鋒:我們講的云計算跟他們講的云計算,可能很不一樣。中國可能把原來的IT 的信息化轉型的和軟件項目很多部分都揉在了一起,導致里面的內容可能比較多,東西不一樣。

我個人覺得隨著大家會更關注云是什么的時候,我們這個概念的純度會變得更高。第二,中國很多客戶的想法不一樣,我們有很多超大型的客戶,會選擇混合云,這個也是理念的一個差別。第三個,去年對全球其他國家來說,數字化是有高速發(fā)展,但中國像游戲、教育這些云算力消耗的大戶表現不佳,有很大影響。

這些數字其實不重要,重要的是中國云計算能不能抓住這個時間窗口,真正從體系結構上進行定義,而不是做一些重復的項目。

鈦媒體: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(fā),你怎么平衡短期、中期、長期的投入和產出?

張建鋒:例如做裸金屬服務器,2017年立項,做了好幾年了。但是回過頭來看,如果沒有這個技術,你跟國際巨頭來比,是分分鐘會被淘汰掉,所以有時候這是必然的選擇。

我們的好處就是我們對這個事情的判斷沒有晚于他們,而且商業(yè)化的時間點比他們還更早。大家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,大家都有同一個目標,怎么樣把成本降到最低,把性能提到最高。所以這個投入不是說有沒有什么選擇,是沒有選擇的。

鈦媒體:這個說法,有點讓我想起阿里云最初那個和技術死較勁的狀態(tài)。

張建鋒:每個人做云計算的出發(fā)點都不一樣的。AWS一開始是S3,是一個存儲,嚴格意義上講是個網盤,有個API接口。但阿里云做云第一個推出的既不是存儲,也不是計算,是ODPS(現MaxCompute),大數據計算。慢慢大家整個大廈就構建起來了,所以這個還是個螺旋式上升的。

鈦媒體:現在整個市場發(fā)展還是變慢了,某種意義上講,其實也是一個好事。剛才也談到窗口期,你覺得這個窗口期會有多長?

張建鋒:阿里云的核心產品,跟國際那幫巨頭沒有大的差別,可以打一打。不是說今天我們在中國才有這個機會,在東南亞和他們同臺競技也沒什么問題,只是我們的利潤率和他們比確實要低。

這是有幾個因素導致的。第一個是產品化的成熟度,國外廠商的產品確實成熟度很高。第二,是規(guī)模,我們的云計算要到國際去競爭,沒有1000億純的云基礎設施的體量是不夠的,人家已經到幾千億了。到現在如果只有幾十億、幾百億的,我認為是沒有機會的,這個市場并不是這么一個市場。

鈦媒體:應該恭喜阿里云迎來了一個盈利的年度,規(guī)模也過了1000億。盈利的背后到底是哪些因素發(fā)生了變化?

張建鋒:規(guī)模。因為研發(fā)成本雖然還在逐年上漲,但相對來說是比較固定的,需要很大的規(guī)模去攤銷。

我們現在一萬多員工,AWS 7萬員工,研發(fā)工程師可能有四五萬左右。人家因為現在做了很多的細分產品。我們現在比較有克制,避免過快的細分。因為細分的話,我們的規(guī)模還不夠。

鈦媒體:是不是可以認為過了這個規(guī)模,盈利應該變成一個常態(tài)。

張建鋒:規(guī)模到的話,應該肯定是個常態(tài)。我認為現在規(guī)模還不夠,我們還要繼續(xù)擴大。

鈦媒體:現在海外市場在整個戰(zhàn)略里面現在是個什么位置?

張建鋒:我們海外市場主要是在東南亞和沙特。沙特做的不錯,我們做了一個合資模式的“國家云”。此外,還有中國客戶的出海。

國際化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戰(zhàn)略。有幾個因素。第一在很多地方,就是我們的產品有競爭力,價格、性能也好。第二其實我們也需要一個國際化的平臺去競爭,才能保持這個產品的創(chuàng)新性。

鈦媒體:相對其他業(yè)務,例如電商和游戲,云計算出海是不是更難?

張建鋒:是的。例如合作伙伴的門檻。合作伙伴需要測試輸出、認證,這個還是很大一個挑戰(zhàn)。因為他可能通過了AWS 的所有測試,他愿不愿意通過你的所有測試呢?這是一個要慢慢積累的一個過程,也是很大的一個投入。

第二,產品的完成度,包括文檔,因為它中英文,這個也是要逐步完善的。

第三,其實AWS 、谷歌也有競爭的目標。所以他們在東南亞一帶,也天天想著怎么超越我們。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。(本文首發(fā)鈦媒體APP)

版權聲明:本站所有文章皆是來自互聯(lián)網,如內容侵權可以聯(lián)系我們( 微信:bisheco )刪除!
友情鏈接
幣圈社群歐易官網
定西市| 温宿县| 顺昌县| 沙雅县| 吐鲁番市| 墨竹工卡县| 邵武市| 甘南县| 成都市| 千阳县| 南和县| 富蕴县| 仁寿县| 惠东县| 五华县| 上栗县| 清涧县| 义马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