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揭西縣在廣東省東南部,榕江南河中上游??h人民政府駐河婆鎮(zhèn)。1965年劃揭陽縣西部和陸豐縣五云、上砂等地置縣。因縣地大部為原揭陽縣西部境地,故名揭西。 河婆鎮(zhèn) 揭西縣轄鎮(zhèn)??h人民政府駐地。在縣境中西部。1965年析置揭西縣,始為揭西縣治...
揭西縣在廣東省東南部,榕江南河中上游??h人民政府駐河婆鎮(zhèn)。1965年劃揭陽縣西部和陸豐縣五云、上砂等地置縣。因縣地大部為原揭陽縣西部境地,故名揭西。
河婆鎮(zhèn) 揭西縣轄鎮(zhèn)??h人民政府駐地。在縣境中西部。1965年析置揭西縣,始為揭西縣治。明初有南關(guān)城,后為兵亂所毀。明洪武年間(1368 —1398),姓何老婦在南關(guān)城廢墟上設(shè)賣茶寮,人稱“何婆”,后成圩鎮(zhèn)稱何婆寮。近代改稱河婆。此村是首站, 改為此名。
棉湖鎮(zhèn) 揭西縣轄鎮(zhèn)。在縣境東部。創(chuàng)于北宋仁宗年間,古名道江,又稱云湖,后因云湖沿岸多木棉樹,故名棉湖。元代建棉湖寨。清代已成為重要集鎮(zhèn),稱棉湖市。
東園鎮(zhèn) 揭西縣轄鎮(zhèn)。在縣境東部、榕江南河中游北岸,鄰接揭陽縣。鎮(zhèn)因駐地名。明萬歷年間(1573—1620)建村。原名冬茄園,以后諧音簡稱東園。
塔頭鎮(zhèn) 揭西縣轄鎮(zhèn)。在縣境東部。鎮(zhèn)人民政府駐山寮。鎮(zhèn)因塔頭圩而得名。圩緊靠五經(jīng)富水邊,俗稱大頭埠,方音諧音塔頭埠,今稱塔頭圩。
鳳江鎮(zhèn) 揭西縣轄鎮(zhèn)。在縣境東部。鎮(zhèn)人民政府駐舊厝。主要由鳳湖、陽夏、鴻江三地組成。取鳳湖之“鳳”,鴻江之“江”而得名。
金和鎮(zhèn) 揭西縣轄鎮(zhèn)。在縣境東南部,南臨榕江南河。鎮(zhèn)人民政府駐牛埔圩。1956年成立金和鄉(xiāng),取金坑村之“金”,和順村之“和”,合稱金和。
大溪鎮(zhèn) 揭西縣轄鎮(zhèn)。在縣境南部,榕江南河中上游。鎮(zhèn)人民政府駐嶺埔。當(dāng)?shù)厝朔Q南河為大溪,故名。
錢坑鎮(zhèn) 揭西縣轄鎮(zhèn)。在縣境南部。宋初錢姓人居此,原名錢家寨。元初錢姓他遷,又榕江南河流經(jīng),改為錢坑。
京溪園鎮(zhèn) 揭西縣轄鎮(zhèn)。在縣境東部。清末已在嶺溪村南邊形成京溪園圩,鎮(zhèn)因圩名。
五經(jīng)富鎮(zhèn) 揭西縣轄鎮(zhèn)。在縣境東北部。鎮(zhèn)以駐地名。元至正十六年(1356)曾姓人從北方展轉(zhuǎn)五華河口后到此,設(shè)打鐵鋪五間,得名五家鋪 ,后以敬重儒家五經(jīng),取五家鋪諧音,名五經(jīng)富。?
灰寨鎮(zhèn) 揭西縣轄鎮(zhèn)。在縣境東部。鎮(zhèn)人民政府駐坡洋村。因灰寨圩得名。據(jù)稱古民居多為石灰三合土建造房屋,人稱灰屋,建圩稱灰寨圩?! ?/p>
南山鎮(zhèn) 揭西縣轄鎮(zhèn)。在縣境中部。因處大北山南麓而得名?! ?
龍?zhí)舵?zhèn) 揭西縣轄鎮(zhèn)。在縣境中部。鎮(zhèn)人民政府駐白棉湖。因境內(nèi)龍?zhí)端妹?
坪上鎮(zhèn) 揭西縣轄鎮(zhèn)。在縣境南部。鎮(zhèn)以坪上圩為名。
五云鎮(zhèn) 揭西縣轄鎮(zhèn)。在縣境西南部。相傳古代有 5個仙洞,稱五云洞,后簡稱五云.
上砂鎮(zhèn) 揭西縣轄鎮(zhèn)。在縣境西部。因上砂河而得名。
良田鄉(xiāng) 揭西縣轄鄉(xiāng)。在縣境北部。鄉(xiāng)人民政府駐田心村。相傳古代居住分散,鄉(xiāng)民為交納稅賦,在此湊買部分田地為交稅之本,名糧田,后改為良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