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馬龍地名由來馬龍,其實是一個少數(shù)民族語言的音譯,彝語“麻籠”,“麻”為兵,“籠”為城,全意駐兵的城,后近音演化為馬龍。馬龍歷史馬龍古稱銅瀨邑,西漢元封二年(前109年)置銅瀨縣,屬益州郡。蜀漢、兩晉時沿稱銅瀨縣,隸建寧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...
馬龍,其實是一個少數(shù)民族語言的音譯,彝語“麻籠”,“麻”為兵,“籠”為城,全意駐兵的城,后近音演化為馬龍。
馬龍古稱銅瀨邑,西漢元封二年(前109年)置銅瀨縣,屬益州郡。蜀漢、兩晉時沿稱銅瀨縣,隸建寧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更名同起縣,屬南寧州。兩爨時為西爨曲軛。南詔稱曲軛川,屬拓東節(jié)度。后期設(shè)納垢部,為滇東三十七部之一,沿襲宋大理國屬石城郡。元初改稱納垢千戶,轄易龍百戶,屬磨彌萬戶府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,改納垢千戶為馬龍州,改易隆百戶為通泉縣,屬曲靖路(短期曾隸仁德府)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撤通泉縣入馬龍縣,隸曲靖府。宣德六年(1432年)至成化十二年(1476年)屬仁德府。弘治七年(1494年)改設(shè)流官知州。清代沿稱馬龍州,隸曲靖府,下轄4鄉(xiāng)1所。
民國二年(1913年),撤州設(shè)縣,改稱馬龍縣,直屬于云南省。1950年3月,成立馬龍縣人民政府,屬曲靖地區(qū)專員公署,設(shè)6鄉(xiāng)1鎮(zhèn)。同年10月,改設(shè)3個區(qū)。1958年10月,撤銷馬龍縣建制,并入曲靖縣。1961年7月復(fù)置馬龍縣。1963年4月,尋甸縣鐘靈山以東71個自然村劃歸馬龍縣后,轄有50個人民公社。1966年8月,撤銷區(qū)建制,組建13個人民公社。1970年,設(shè)6個人民公社。1977年12月,通泉公社所屬的光明、冷家屯、石灰窯、大營4個大隊劃歸曲靖縣。1978年,設(shè)置9個公社革命委員會。1980年10月,9個改稱公社管理委員會。1984年,撤公社設(shè)區(qū),轄有8區(qū)1鎮(zhèn)。1987年,改設(shè)4鎮(zhèn)5鄉(xiāng)。2001年1月22日,撤銷納章鄉(xiāng)設(shè)立納章鄉(xiāng),轄4鄉(xiāng)5鎮(zhèn)。2006年,進(jìn)行撤鄉(xiāng)并鎮(zhèn),撤張安屯鄉(xiāng),并入王家莊鎮(zhèn),轄5鎮(zhèn)3鄉(xiāng)。2013年末,進(jìn)行鄉(xiāng)鎮(zhèn)改街道,將舊縣鎮(zhèn)、王家莊鎮(zhèn)、通泉鎮(zhèn)改為街道,新設(shè)立張安屯、雞頭村街道,轄5街道2鎮(zhèn)3鄉(xiāng),73個村(居)委會。2017年,張安屯街道新增兔街、小河兩個社區(qū)。
2018年3月,撤銷馬龍縣,設(shè)立曲靖市馬龍區(q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