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在中國,明月負載著悠久的神話傳說和深邃的文化內涵。它是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”的相思,“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的期盼,“今夜月明人盡望,不知秋思落誰家”的情懷,是千山萬水無法阻隔的濃濃親情,是期望國家強大、民族昌盛的赤子情懷, 更是海內。...
在中國,明月負載著悠久的神話傳說和深邃的文化內涵。它是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”的相思,“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的期盼,“今夜月明人盡望,不知秋思落誰家”的情懷,是千山萬水無法阻隔的濃濃親情,是期望國家強大、民族昌盛的赤子情懷, 更是海內外中華兒女認同、溝通、凝聚和發(fā)展的精神動力。
中秋月圓時,共話中國美,帶您線上打卡,穿越高山峽谷,跨越大江大河,從三峽人的視角,開啟發(fā)現(xiàn)“中國美”的旅程……
長江的誕生
本就是一個奪人心魄的傳奇
億萬年前地表強烈的震顫
塑造出蒼崖相逼的巫山
隔開東西兩條古長江
喜馬拉雅山的抬升
逼迫西長江掉頭向東
在歷經(jīng)千萬年的
下切和侵蝕之后
驚濤摧山 沖決而出
勾連起唐古拉山與東海
一段滿懷詩情與市井的傳奇
由此開始
手繪:李浩 來源:中國三峽雜志
▼
詩畫與市井
滾滾長江,西來東去
流經(jīng)華夏大地5000年的歷史
滔滔江水,英雄已逝
巍巍三峽,千載如斯
? 從空中俯瞰三峽 新華網(wǎng)發(fā) 攝影:王正坤
入瞿塘峽,途經(jīng)夔門
赤甲山與白鹽山
猶如兩扇巨門
使得大江在十幾米的絕壁中奔流
? 一艘貨輪在瞿塘峽中穿行 新華網(wǎng)發(fā) 攝影:王正坤
巫峽兩岸,青山綿延
奇峰嵯峨連綿
煙云氤氳繚繞
? 航拍云霧繚繞的巫山神女峰 新華網(wǎng)發(fā) 攝影:王正坤
“江間波浪兼天涌
塞上風云接地陰”
杜甫客居三峽詩城奉節(jié)
留下430首詩作
? 白帝城夕影 新華網(wǎng)發(fā) 攝影:朱云平
大江東去
在洞庭湖成就了孟浩然
“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”的抒懷
在漢江畔賦予了王維
“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無中”的開闊
將孤立的巴蜀文化
荊楚文化與吳越文化聯(lián)接溝通
繚繞的霧氣
浸泡出巫山鬼神共舞的雄奇想象
也滋養(yǎng)著市井街戶的人稠氣密
? 大型詩詞文化實景演藝《歸來三峽》演出現(xiàn)場 新華網(wǎng)發(fā) 攝影:李相博
依賴與博弈
走出詩畫中繁盛與遼闊的長江
那些在漁船上生長
在山褶里謀生的人
或許才最了解
長江三峽的另一種美——
“峰與天關接,舟從地窟行”
? 夕陽下的三峽剪影 新華網(wǎng)發(fā) 攝影:何川
因水流湍急、險灘叢生
航船需要雇人拉纖
峽江號子成了人力與天威相搏
迸發(fā)出的極限吶喊
? 拉纖歲月 資料圖片
兩岸縱橫的渠道與水閘
以及三峽地區(qū)出土的大量文物
都記載著兩岸百姓
與洪水博弈的悲壯史詩
? 1998年長江洪水 資料圖片
人與水
興利除害的強烈愿望
激發(fā)了近現(xiàn)代無數(shù)仁人志士
在長江上筑壩的夢想
早在百年前
孫中山先生便將長江納入
實業(yè)救國的藍圖
歷經(jīng)百年滄桑
葛洲壩、三峽兩大水利樞紐工程
在新中國得以興建
長江三峽由此掀開新的篇章
?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 攝影:黃正平
? 遠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攝影:鄭斌
峽谷幽深萬千景象
夔門神女風采依然
江闊流平千帆競渡
綠色能源點亮中國
造就了一幅
“風光與工程交相輝映,
建筑與自然和諧共生”
新三峽圖景
? 黃金水道 新華網(wǎng)發(fā) 攝影:何超
漫步于“水岸皆人家”的小鎮(zhèn)市街
曾在油燈點綴下的微微江瀾
流淌入兩岸燈火通明的新城
? 繁星映襯下的三峽 新華網(wǎng)發(fā) 攝影:王正坤
在農(nóng)耕文明、工業(yè)文明、
生態(tài)文明的過渡中
長江見證了中華民族
一次又一次的轉身騰躍
而今天
一切險峻雄奇的故事告一段落
一切波瀾壯闊的故事正在開始
花好月圓夜
千里共嬋娟
一起來欣賞
超級工程的月圓之夜
? 三峽電站 攝影:陳宇楊 程功
? 三峽水庫 攝影:饒家華
? 葛洲壩電站 攝影:向紅